0

你的購物車是空的

│2021農曆年前出貨特別公告│

0 回應 | LeeWendy 發佈
│2021農曆年前出貨特別公告│   年前最後出貨訂單接至2/7(日)中午12點; 超過時間的訂單統一延後至年後2/17(三)依序出貨,謝謝。
閱讀更多... →

展覽|奧日光|蘇健霖 金工 個展

0 回應 | LeeWendy 發佈
奧日光|蘇健霖 金工 個展 

一片幽玄的藍、清澈如鏡的湖面,崇山連綿,水天一色 就像雪是雲雨的結晶
燦爛的晶體是生命的歷練 從旅途回來後便決定 以一把熠燿閃爍的壺將美地令人震懾的自然雪景化作詩,注入生活之中。 註: 奧日光是去年健霖到日本旅遊印象深刻的地域,「奧」這個字在日文中有比較裡面、更深入之意,因此奧日光指的就是栃木縣日光內部的秘境。日光提供滋養生命的能量,湯元之水孕育著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,使得健霖投以與茶連結的情感,唯有更深掘出如泉源般的溫柔與無盡的學習,才能與直觀、感知共同創作出韻味深遠的風景與風味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展覽連結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837289090428234/開幕茶會|2020.12.26 18:00 免費入場展期|2020.12.26 - 2021.01.24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
閱讀更多... →
|凝滯時光| 鄭婉婉 壓克力 個展     該如何形容一道光呢?如何在作品中呈現幽微的光呢?創作時總是這樣思索著.. 喜歡光影樹蔭雲霧繚繞的虛無,喜歡不經意看見的吉光片羽,總是被光的折射與影子的舞蹈感動,總是用眼睛蒐羅著光的調皮。 走在巷道間,習慣抬頭尋覓每一道充滿魔力讓人著迷的窗景,窗內的故事又是什麼呢? 我猜測著..望著...不自覺眼神心緒已飄至遠方,不論真實是多麼的令人遺憾,故事永遠是帶著各種浪漫。我欲窺見真實,其實也只是滿足自己對嚮往的想像。 追逐著光的瞬間,找到隱約的閃耀,或許也是一種執著。   ---開幕茶會|2020.11.14 18:00 免費入場展期|2020.11.14 - 12.20地點|三徑就荒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1樓 --- 鄭婉婉|難以定義也不想被定義,玩視覺藝術,涉足表演,會做舞台設計與服裝,美術教學像在教生活,指導學生不喜歡苦磨技巧,希望學生從藝術中認識自己。 因為對我來說,藝術即生活,走穩每一個腳步,不論拙劣好壞,都要真誠付出與接受, 並隨時觀照真實的自己。目前居住創作於台北。1978 生於台灣新竹 1996-1998 在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公司任職行政助理/人事助理/專案助理 1998-2001 至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上課,在戲劇系玩耍,在雕塑系與工藝系留連。
閱讀更多... →
|荒物集 Wilderness Acquisition| 李凱真 水墨 個展 荒山中,野地裡。低頭找尋、撿拾著自然散落的「物」。風稍枯草、流木樹影、河海巢石,它們訴說著殘破、凋零、褪色的語言。 將自然不可言說的叨絮共感,轉化成絲絲細線,型構成繪畫絮語,時刻知物惜物。創作試圖再現一段稍縱即逝的片刻、留下微小事物短暫存在過的痕跡、一段存在記憶裡的微物絮。     -- 開幕茶會|2020.10.17 18:00展期|2020.10.17 - 11.11地點|三徑就荒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1樓 -- 李凱真|1990年生於高雄,現居台北。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學系,目前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碩士班創作組主修水墨。展覽|2018 「盛放台灣—台灣當代藝術展」,ION ART GALLERY,新加坡2018 「墨墨啟動—十九校校際水墨觀摩展」,台灣師範大學德群畫廊,台北2018 「知音小吃部」北藝大105級美術系碩士班畢業展,台北2017 「水墨傳統.未來世代」,北藝大未來傳統實驗基地,台北獎助|2019 張光賓獎學金2014 張穀年獎學金2013 吳學讓獎學金典藏|2019 〈枯木草〉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,臺灣2016 〈一個秋天的午後〉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,臺灣
閱讀更多... →
展覽|時間如裂痕經過| 山色製物 陶 木 創作展

 『那些自然給予我們的』
 
自然風化的裂痕,是時間的行跡,依循著自然給的力量,我們學著接納不完整。 
不完整的美是自然教會我們的:其實沒有所謂的完美,彼此都是不期而遇,我們只是相遇並接納。一但接受了這樣的安排,學著成長,學著在面對時放入更多的愛,便體會了生命的本質之美。
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.萬物都有裂縫That's how the light gets in.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-Leonard Cohen,〈Selected Poems, 1956-1968〉 


『從外在到內在的伏流』

 關於縫隙、裂痕、光線、暗處,再回到與自己對話的關係中。從探討生命的微妙無常,到自己的生命經驗,不論是自身或是關係中,時常會出現無法重補的裂縫,每當回歸到生活的日常裡,便發現成長總是伴隨著裂痕。裂痕使得我們獨立、面對殘破不完美的自己,並試著找到方向重新來過,如同縫隙透出的光線,在暗處看見了新的希望。

 --- |山色製物|兩人工廠,兩種材質-木與陶。木與陶一直是兩人在做的事情,將有一天會是在山裡,依靠著山,持續那自己的創作。/感受著那山的形狀,山的溫度,還有山的顏色。
 --- 展期|2020.09.05 - 10.04地點|三徑就荒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1樓
閱讀更多... →
加入清單
我的清單
加入購物車
我的購物車